在做中央(yāng )台一个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yī )开口就是——这样的(de )问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gè )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dǎ )不住,并且两人有互(hù )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qū )势。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mó )样。
在以后的一段时(shí )间里我非常希望拥有(yǒu )一部跑车,可以让我(wǒ )在学院门口那条道路(lù )上飞驰到一百五十,万一出事撞到我们的系主任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抛弃这些人,可能是我不能容忍这些人的一些缺点,正如同他们不能容忍我的车一样(yàng )。
而我为什么认为这(zhè )些人是衣冠禽兽,是(shì )因为他们脱下衣冠后(hòu )马上露出禽兽面目。
如果在内地,这个问(wèn )题的回答会超过一千字,那些连自己的车的驱动方式都不知道的记者编辑肯定会分车的驱动方式和油门深浅的控制和车身重量转移等等回答到自己都忘记了问题是什么。
我喜欢车(chē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yīn )是赛车这个东西快就(jiù )是快,慢就是慢,不(bú )像所谓的文艺圈,说(shuō )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yàng ),所以不分好坏。其实文学这个东西好坏一看就能知道,我认识的一些人遣词造句都还停留在未成年人阶段,愣说是一种风格也没有办法。
当我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竭尽所能想如何(hé )才能不让老师发现自(zì )己喜欢上某人,等到(dào )毕业然后大家工作很(hěn )长时间以后说起此类(lèi )事情都是一副恨当时(shí )胆子太小思想幼稚的表情,然后都纷纷表示现在如果当着老师的面上床都行。
当我看见一个地方很穷的时候我会感叹它很穷而不会去刨根问底翻遍资料去研究它为什么这么穷。因(yīn )为这不关我事。
然后(hòu )他从教室里叫出一帮(bāng )帮手,然后大家争先(xiān )恐后将我揍一顿,说(shuō ):凭这个。
请收藏我们的网站:www.niuhaodong.comCopyright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