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nà )读者的问题是这样的:如何才能避免把车开到沟里去?
在做中央台(tái )一(yī )个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shuō )话的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zhè )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yàng )的(de )问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gè )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shì )。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kè )的节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bú )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mó )样。
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jiào )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chéng )年(nián )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de )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hé )学生本人,有天大的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家长上班请假亲(qīn )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zuò )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méi )挂(guà )好导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肯定(dìng )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háng )啊,第一,自己孩子还要混下去啊;第二,就算豁出去了,办公室(shì )里也全是老师,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nù )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de )话(huà ),其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de )是此人吃完饭踢一场球回来,看见老夏,依旧说:老夏,发车啊?
中国的教育是比较失败的教育。而且我不觉(jiào )得这样的失败可以归结在人口太多的原因(yīn )上,这就完全是推卸,不知道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shǎo )的(de )责任,或者美国的9·11事件的发生是否归罪于美国人口不多不少。中(zhōng )国这样的教育,别说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gè )了,哪怕一个区只能生一个,我想依然是失败的。
当年春天,时常(cháng )有沙尘暴来袭,一般是先天气阴沉,然后(hòu )开始起风,此时总有一些小资群体仰天说:终于要下雨了。感叹(tàn )完(wán )毕才发现一嘴巴沙子。我时常在这个时刻(kè )听见人说再也不要呆在这个地方了,而等到夏天南方大水漫天的时(shí )候又都表示还是这里好,因为沙尘暴死不了人。
我说:你看这车你(nǐ )也知道,不如我发动了跑吧。
说完觉得自(zì )己很矛盾,文学这样的东西太复杂,不畅销了人家说你写的东西(xī )没(méi )有人看,太畅销了人家说看的人多的不是(shì )好东西,中国不在少数的作家专家学者希望我写的东西再也没人看(kàn ),因为他们写的东西没有人看,并且有不在少数的研究人员觉得《三重门》是本垃圾,理由是像这样用人物(wù )对话来凑字数的学生小说儿童文学没有文学价值,虽然我的书往(wǎng )往(wǎng )几十页不出现一句人物对话,要对话起来(lái )也不超过五句话。因为我觉得人有的时候说话很没有意思。
当文学(xué )激情用完的时候就是开始有东西发表的时候了。马上我就我隔壁邻(lín )居老张的事情写了一个纪实文学,投到一(yī )个刊物上,不仅发表了,还给了我一字一块钱的稿费。
他们会说(shuō ):我去新西兰主要是因为那里的空气好。
请收藏我们的网站:www.niuhaodong.comCopyright © 2009-2025